大环境催化“用工慌”,“机器换人”拐点到来

2022-05-16 14:51| 发布者: | 查看: |

人口红利拐点来临,工厂“机器换人”的需求,在疫情催化的“用工荒”中变得更为焦灼和紧迫。疫情引发的“零接触”需求,为了缓解未来或将长期存在的用工痛点,“工厂主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技术解决方案,尤其是用“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浪潮的兴起导致大量企业进入机器人行业。大量的工业AGV/AMR进厂,成为新一代的“流水线员工”
 
其中,中国市场表现非常亮眼。至2018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国。根据国际机器人产业协会IFR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行业销量有望维持25%-30%左右的增速,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超越15万台,将继续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最强劲驱动力。2020年,我国工作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27万台。
 
移动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
 
对于工业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来说,2021年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也是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的一年,是行业新五年的开端(2015-2020年为一个较为典型的发展周期),也是行业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的重要时节,再次展示了工业移动机器人(AGV/AMR)在政策引导、市场宣传等多重利好下的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度,中国市场企业整体销售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72000台,较2020年增长75.61%,市场销售额达到126亿元(海外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营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同比增长50%。
 
发展超过预期,这在疫情之下的中国市场,无疑成为诸多从业者的心中强剂,然而,2022年能否延续这种高位增长,企业短兵相接的竞争是否有新的突围变化?
 
图表:2021年中国AGV/AMR整体市场表现;
 
来源: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
 
移动机器人应用空间有待开发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不仅是继2016年后,行业第二个五年期(2016-2020为第一个5年)最为重要的开端,也是发展速度最为迅猛、成绩表现最为亮眼的开端,也给行业企业提振了信心与斗志。
 
另一方面,细分品类发展迅猛。从2021年不同产品类别的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产品销量来看,搬运型机器人(包括叉车AGV/AMR、辊道式、潜伏式、顶升式等、10吨级重载AGV、停车机器人)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达到51.22%,分拣型(含分拣式、料箱式)机器人紧随其后,占比33.32%,这也表明工业移动机器人(AGV/AMR)的应用范畴已经从仓储分拣领域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制造业和产线物流,这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未来市场增量的关键所在。
 
细分品类中,AMR产品(包括激光SLAM和视觉SLAM),2021年度市场销售占比约27.7%,相较于2020年度上升约11.2%,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热门品类,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市场占比将与其他导航方式持平。
 
而叉式移动机器人从2020年度的约5000台上升至2021年度的8000台,一如既往的成为行业关注重点;10吨及10吨以上的重载AGV同样也实现了大跨步的发展,包括室外的重载移动机器人及无轨导航的应用产生了新的变化,在汽车、工程机械、港口码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化工、军工及特种行业的应用愈加广泛。
 
工业巡检和复合型移动机器人、箱式仓储机器人也在不断提升占比,更多应用空间有待于开发。
 
图表:2021年度各类工业移动机器人销售占比(按产品类型分)
 
来源: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
 
企业发展差异明显
 
尽管2021年整体市场及细分产品表现亮眼,企业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细化到个体企业中,强弱界限更加明晰。2021年度,80%的企业销售业绩有所提升,这是行业窗口期的整体表现,但企业之间的销售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过亿元企业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不仅企业玩家有了新的变化,且新晋力量强势崛起,新兴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销售实现翻倍甚至多倍提升。
 
与此对应的,是不少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风险,产品、技术与市场竞争被高度挤压,人才导流也是优胜劣汰,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显现,近两年也是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资本推动的市场一面风起云涌,一面大浪淘沙。
 
图表:2021年度AGV/AMR企业销售规模与企业数量集中度
 
来源: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
 
机器换人等于智能制造?
 
机器换人推动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管理方式转变和创新,组织更精益化、系统化,最终高效而有力的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机器换人可促进新就业及用工结构调整,机器换人替换的多数是劳动强度大、简单重复、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差等岗位,可解决职业健康和安全难题,改善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机器换人虽然缓解“用工荒”同时又带来了“技工荒”问题。同时也对在岗工人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技术人才需求增大,可促进企业用工结构调整。机器换人不是不需要人了,相反恰恰缺的还是人,只是这个人需要具备更高的能力和价值,比如技术型的工程师等专业人才。
 
机器换人确实是制造业的一大趋势,但却不是未来制造业的最大特点。大数据的时代本质上是一个智能时代,但机器换人并不等同于智能制造,不是换上机器人,就能迎来智能时代。机器换人只解决了效率与成本的问题,所沿袭的仍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传统思路,只是实现了自动制造,而非智能制造。真正的未来制造,或者说智能制造,一定是可以满足人类个性化需求的制造。
 
注:文章及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3911631353
售后服务热线
400 693 8006
返回顶部